产品展示
首页 > 产品展示

海南周刊丨海南黄花梨成就明式家具艺术巅峰

2024-12-02 产品展示

  剖开海南黄花梨的芯材,就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,即使是老料,轻刮其表面,也能让它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气味;若是碰上山地里长大成材的黄花梨,还能看到山水形、眼睛状,甚至是有鼻子有眼睛的脸形等纹理,让人欣赏之余,啧啧称奇。

  受报刊杂志、各类媒体传播的影响,相信很多人对“海南黄花梨”和“明式家具”并不陌生,尽管大家未必完全了解海黄的物种特性和明式家具的工艺特点。而很大数量的明式家具正是用海南黄花梨制作的,这二者的结合成就了不少家具艺术精品,对于海南人则加增了自豪感和兴趣点。

  明式家具的年代并不仅限于明代,尽管晚明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为之如痴如狂、木作技艺登峰造极。明式家具的历史跨度其实还涵盖到了清代早期。

  明式家具为什么那么有名?用海南黄花梨制作的明式家具,自古至今为什么令人痴迷不已,甚至不惜重金以求一件?这恐怕要先回溯到特定的历史时期明代。

  在隋唐高足家具出现之前,我们的祖先进膳、品茗、饮酒,正常的情况下都是席地而坐。随着家具种类和功能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和完善,如榻、罗汉床(相当于今天的沙发)、凳、椅、柜等,造型也逐渐多样化,及至宋代,造型和工艺已经趋于成熟,中国古典家具的雏形基本形成。

  元代之后,尤其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夺权后,复建南京、迁都北京、郑和下西洋等国家大事,不论是修建宫殿还是造船出海,都需要巨量的木材。于是,全国各地的各种木料源源不断地运往两京和江西、福建等地的大型造船厂,这当中就有来自海南岛热带雨林的芯材硬木,包括黄花梨;而郑和下西洋后,受明朝“贡少赏多”外交举措的驱动,大小邦交国包括多种外来木材在内的“番贡”也次第进入中国,那种场面,用万“木”来朝来形容,应不为过。

  “正是在那样的大历史背景之下,国人率先完成了对世界木材种类的总结,海南黄花梨和印度紫檀在众多木材中脱颖而出。”海南花梨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扬说,“在此之前,建筑和家具用材多为中原软木,完工后往往需要刷油漆加以保护和粉饰,黄花梨等硬木本身就具备光泽、纹理而无需画蛇添足。”

  张志扬认为,海南黄花梨能够说是聚天下名贵木材的优点于一身。一是观赏性,松木、柏木等软木纹理单一、无变化,海黄的纹理则是多样性、有变化;二是耐用性,经久不坏,抗腐蚀和虫蛀能力强,可世代传承;三是有厚重感,符合国人“重即好”的审美观念;四是颜色美,介于黄色和红色之间,符合人类的审美取向;五是自带油性光泽好,柔润、含蓄,给人以舒适感;六是有降香味,让人身心愉悦;七是适应能力强,在南北方不同的气候环境下,都不变形。

  明清时期,江南地区开始选用纹理更加细腻的黄花梨作为家具用材,即人们常说的“琼料苏工”。而当地文人的介入,更赋予了明式家具较高的艺术境界。

  “明代是一个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并达到高峰的时代,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、样式极为丰富,成套家具的概念已形成,可以用造型简练、结构严谨、装饰适度、纹理优美来概括明式家具的特点。”苏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金怡称,“江南明式家具在制作的步骤中使用质地坚硬、耐强度高、纹理自然优美的黄花梨等珍贵木材,工匠在制作时,精工细作,不加漆饰,不作大面积装饰,充分的利用自然木纹肌理来作装饰,追求原始天工,这是明代文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。”

  明代的一批文化名人,热衷于家具工艺研究和家具审美探求,他们的参与对于明式家具风格的成熟,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。如文徴明曾孙、明末苏州名士文震亨(15851645)的《长物志》中,就列举了榻、短榻、几、禅椅、天然几、书桌、壁桌、方桌、台几、杌、凳、架、床、箱、屏等多达20余种家具,都有详细的造型、尺寸、装饰和做法,并论述室内陈设、美化功用、擘划雅俗,其“随方置象,各有所宜,宁古无时,宁朴无巧,宁俭无俗”的家居设计美学倾向,正是当时文人的共识。

  张志扬认为,明式家具总结了宋式家具的特点,脱胎于宋代的审美情趣,又有文人加入创作,树立了家具从实用性转向艺术性的里程碑,自然纹饰也从简洁、单调走向耐看、有变化,达到家具审美,犹如美女穿上美丽、典雅的衣裳,其艺术巅峰至今世上未有超越者。

  黄花梨家具在西方的最早记录,大概能上溯到17世纪末,当时的德国贵族就用上了来自中国的黄花梨床;20世纪初,西方掀起了收藏明清家具的热潮,如今美国有多家大型博物馆都收藏和展陈明式家具。

  巧合的是,80年前,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(后来入籍美国,18961971)用英文写作了Chinese Domestic Furniture(直译:《中国家具》)一书,当时在北京仅印刷了200册,传播范围极小,但国内外业界都奉为圭臬。直到1963年,这本书的英文版才大量印刷,两年后国内便有人着手翻译成中文,1991年由地震出版社出版,中文书名为《中国花梨家具图考》,该书考证严谨科学,榫卯数据准确,还收录了以黄花梨家具为主的122件明清家具实物照片和20多张测绘图纸,被学界公认为明式家具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。

  在古斯塔夫艾克的英文原著出版80周年后,2024年的新译本《中国花梨家具图考》由三联书店出版。

  一版再版,一译再译,都足以说明这本书在黄花梨明式家具研究领域的重要性,古斯塔夫艾克更是一位值得致敬的学者。

  而以更加精美的图片、更加深入的研究,再次向世人展示海南黄花梨家具之美,又得到社会一致认可的人物,当数王世襄先生(19142009)。自1985年开始,他先后出版的《明式家具珍赏》《明式家具萃珍》《明式家具研究》,慢慢的变成了这一研究领域迄今无人超越的高峰。

  王世襄治学精神严谨,行动执着。上世纪50年代,他曾在明代画家仇英的《桐阴昼静图》上,看到一位文人躺在一把直靠背的躺椅上小憩,椅子好像还是黄花梨材质的。后来,王世襄又在多幅古画中看到类似的椅子,而他在真实的生活中尚未见过,直觉告诉他,这种椅子一定有传世的,于是多方打听和寻找。

  大约20年后,王世襄访问南京博物院时,在库房看到一把跟古画中几乎一模一样的椅子,可惜不是黄花梨的。又过了20年左右,他去美国加州古典家具博物馆访问时,一把黄花梨醉翁椅纳入眼帘。欣喜万分的王世襄,还为此专门著文介绍。原来,醉翁椅是交椅的一种,又分圆靠背式和直靠背式两种,但传世的物件中,多为前者,后者较少。

  王世襄发现、欣赏、记录、传播明式家具之美,但并非全盘照收,一味叫好。通过深入、细致的研究,他发现明式家具中也有拙劣之作,概括起来有“八病”,即繁琐、赘复、臃肿、滞郁、纤巧、悖谬、失位和俚俗。

  在海南本岛,也有一位黄花梨家具研究者值得尊重,他就是海南花梨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扬。他潜心收藏、研究海南黄花梨近30年,著有《国宝花黎》《物华天宝海南花黎木家具图典》。

  经过张志扬等人的海黄收藏和研究,撇清了曾经有的人觉得海南黄花梨已经绝迹的传闻,让世人重新认识了海南黄花梨。

  而上世纪90年代,海黄家具在北京热卖后,不但叫响了口碑,迅速影响到全国,引发了中国古典家具的文化复苏热潮。

  张志扬认为,海南黄花梨催生并成就了明式家具的艺术辉煌,在世界家具领域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,不论是公立机构还是私藏场馆,都对它们中的传世精品欣赏有加,趋之若鹜。

  榫卯结构应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历史悠远长久。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,榫卯技术已出现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先民居住的木结构房子中。榫卯是中国建筑史上最早具有科学创造意义的工艺技术。据考证,历史上海南岛黎族船屋经历了高架船屋、矮架船屋、落地船屋、半船型(形)屋、金字屋演变,其中金字屋作为黎族民居最后一种类型,借鉴汉族茅草屋演化,具有了三角形榫卯梁架,已经脱离了船型,出现了抬梁式结构,室内空间大大扩充,变得结实方便实用。

  榫卯结构中,凸出的部分称为榫,或榫头,凹进部分叫卯,或榫眼、榫槽。榫卯是利用两个木器上的凹凸互相咬合,以此来实现完美拼接。榫卯结构大范围的使用在建筑,同时也大范围的使用在家具,体现出家具与建筑的密切关系。到了明代,榫卯结构进一步延伸到明式家具中,使得明式家具成为中国传统家具集大成者和中国传统家具的代名词。

  海南花梨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扬说,传统建筑与传统家具的关系,建筑就像是“躯体”,家具就像是“灵魂”。释放着永恒的魅力,而榫卯结构则是明式家具的灵魂所在。

  榫卯技艺之所以能在明代达到这么高的技艺水平,源于制造明式家具的珍贵木材,这一珍贵木材与海南岛分不开。

  历史往往有一种巧合的必然。明式家具用材考究,常用硬木,有一珍贵硬木木材用料最多,那便是产自海南岛的黄花梨,学名降香黄檀,成为这一时期制造明式硬木家具的首要材料,自明至清前期广泛流行使用。

  在2003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《明式家具珍赏》一书中,作者王世襄选取刊印的约160件明式家具中,黄花梨制作的超过100件,便是明证。

  明式家具中选择黄花梨作为首要材料,源于它的纹理、色泽、香气、硬度等天然特点。古代许多文献资料对黄花梨的自然特征及产地都有着明确的记载,如唐代陈藏器在《本草拾遗》中说“花榈出安南及海南,用作床几,似紫檀而色赤,性坚好。”

  1956年由侯宽昭主编的科学出版社《广州植物志》,这样描述黄花梨:“海南岛特产为森林植物,喜生于山谷阴湿之地,木材颇佳,边材色淡,质略疏松,芯材色红褐,坚硬,纹理精致美丽,适于雕刻和家具之用”可见黄花梨木材质优,质地坚硬,稳定性非常好,不容易变形开裂,不弯曲,有一定韧性,加上含有降香油脂,耐腐蚀,能制造出各种家具,是榫卯构造运用制作明代家具的上好材料。

  可以说,海南黄花梨与榫卯结构的结合是相得益彰,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次“双向奔赴”。

  榫卯结构能够充分的利用黄花梨的木质坚实致密的材质特点,便于随心所欲制造各种精巧的榫和卯,使得家具构件之间不需用金属钉,只需要竹钉、木钉和鳔胶为辅佐,凭借精巧的榫、卯就能够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,在注重明式家具实用功能基础上,进而将黄花梨天然木材的华美纹理和色泽完美呈现,表现出明代家具简约空灵、质朴脱俗、凝重雄浑、圆润劲穆、秾华文绮、古雅清新的形象特征,形成了明式家具造型隽秀、结构严谨、线条流畅、工艺精良、漆泽柔和的工艺特征,有着独特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,承载了明代文人情感、价值观和时代烙印。

  正如2009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明清家具赏玩》所言:“黄花梨花纹线条奔放流畅,与诗人、墨客豪放不羁的性情十分吻合,鲜明特征的华美纹理构成了黄花梨作品个性化特征,让人产生见物见人、见物见性情、见物见精神之感,长久把玩,趣味无穷。”

  海南黄花梨作为榫卯结构的载体,在明式家具中被发挥到了极致,缔造了明式家具在家具设计史上一个不可超越的巅峰,为榫卯技艺的不断延伸与发展提供了可能。

  历经榫卯结构数百年制作技艺传承,集成明式家具的艺术成就,当前海南黄花梨古典家具已发展出琼式、广式和苏式三大流派,它们各具特色,其中琼式简约华丽,广式华丽繁复,苏式清新雅致。

  黄花梨明式家具的制作技艺不仅涉及到黄花梨选料、开料、烘干、切割、细刨、打磨、开榫等传统工艺精度把握,还包括了形态结体的分类设计与制作、雕刻纹饰的技法与纹样图案等方面。正是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,使得海南黄花梨古典家具能够历久弥新,推动海南黄花梨古典家具的可持续发展。

上一篇:巴里黄檀家具:打造清韵舒适空间的艺术 清韵红木

下一篇:盛世保藏 家具 明清黄花梨家具珍品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