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‘红顶首富’沦为阶下囚胡雪岩的兴衰史令人无尽感叹
2025-06-16 工位系统
在皖南绩溪与杭州临安之间,有一条风景瑰丽的徽杭古道,经由此条古道,徽商得以开辟交易,走出山村,走向江南,走向国际。巨商胡雪岩少年时也曾肩挑背扛,经由此古道至杭州营生,终究锋芒毕露,叱咤于商场之上。清代徽商与权利结合最为严密者,当为胡雪岩,甚至其被人称为“红顶商人”。
胡雪岩,本名光墉,字雪岩,安徽绩溪人,少年时至杭州,在钱庄中打杂役。学徒期满后,胡雪岩先是在钱庄中当店员,后升为跑街(出售)。有一种说法以为,胡雪岩的第一桶金来自阜康钱庄的奉送。胡雪岩嫡曾孙胡亚光《安靖遗闻》记载:“肆主于姓,无子,爱公勤敏有胆识,颜器重之。疾革时⋯⋯即以全肆赠之,数不逾千金。”
此说出自胡雪岩后嗣,可能对其先人加以美化。清人段光清在《镜湖自撰年谱》咸丰十年(1860)正月记载云:“有起于钱铺小倌姓胡,名墉,字雪岩者,哄人本钱,此刻已自开钱店,与官场人来往。”段光清曾长时间在浙江任职,对浙江政商两界有较深了解,此记载所云“哄人本钱”,大约指阜康钱庄落于胡雪岩手中之事,其间底细,已不为外人所知了。
胡雪岩初有本钱后,为了在商业范畴获得进一步拓宽,必定要在官场上有所凭借,他的凭借便是王有龄。一说以为,胡雪岩结识王有龄在1848年王有龄署浙江仁和县令之前。在咸丰朝的乱局中,王有龄步步高升。咸丰七年(1857),两江总督何桂清奏调王有龄为江苏按察使,再升布政使。咸丰十年(1860),太平军攻击杭州,王有龄由江苏驰援,太平军退去后,王有龄升为浙江巡抚。
王有龄知道胡雪岩的本领,便将粮饷事宜交给他处理。1861年,太平军进攻浙江,胡雪岩受王有龄之托,至上海向洋商购买军械、粮食。在杭州失守前一个月,胡雪岩运送粮食、军械前往杭州,但杭州被重重围困,没办法进入。当年十二月,杭州被太平军霸占,王有龄自缢身死。此刻,左宗棠正授命从江西援浙,朝廷命他继任为浙江巡抚。胡雪岩当即奔赴江西广信,至左宗棠军中拜谒。此行胡雪岩携带了大礼包,献上此前采办的粮食、军械,得到左宗棠欣赏,授命处理粮台与转运局务,左宗棠以为:“以浙江之绅办浙江之事,景象既熟,照应较灵。”
同治二年(1863),左宗棠任闽浙总督,仍兼浙江巡抚。同治三年二月,左宗棠克复杭州。在此期间,胡雪岩全力为左宗棠处理军粮、军械等事宜,一度还为左宗棠联络法国驻宁波舰队军官德克碑,组成由外籍人士组成的“常捷军”。左宗棠在浙江的一系列战事中,常捷军及西方军械协助极大。左宗棠认识到洋人枪炮的威力,后来西征时大力引入新式兵器,并支撑洋务运动,设局造船,以富国强兵。
同治三年,左宗棠攻入杭州,城内残垣断壁、尸骸遍地,所以托付胡雪岩收殓尸骸。胡雪岩又协助左宗棠筹措银两、白米,从事各种善后事宜。同治四年(1865),左宗棠至福州后,上奏请调数人入闽,以资资助,其间之一便是胡雪岩。胡雪岩在福建持续从事军械粮秣事宜,左宗棠说:“迨臣自浙而闽而粤,迭次委办军械、军精、络绎转运,无不应期而至,克济军需。”左宗棠将福州船政局交给胡雪岩处理,由胡雪岩向法国洋行购进造船机器,五年之后造出了十余艘轮船。
胡雪岩原是江西替补道员,左宗棠担任闽浙总督后将他调到福建,多次推荐。胡雪岩打通政商两途,号为“活财神”。他日子豪奢,广纳美妾。对胡雪岩,言论褒贬不一,有人夸奖他“性好善,里中善举义事,皆力为之”,有人责备他“荒淫奢华”。左宗棠在给儿子左孝威的信中,谈及胡雪岩的私人日子:“至其广置妾媵,乃早年杭州未复时势。”不过左宗棠对胡雪岩好色,并没怎样介意,仅仅劝诫儿子,已然知道此事,“但不宜向人多言,致惹谈论”。
同治五年(1866)八月,清廷录用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。左宗棠先后平定捻军和陕甘军。但新疆仍被阿古柏等占有。在军机大臣文祥的支撑下,朝廷终究决议克复新疆,以左宗棠为钦差大臣,督办新疆事务。光绪三年(1877),左宗棠消除阿古柏,驱赶白彦虎,克复新疆。
左宗棠西征的军饷,全赖东南各省关协款接济。胡雪岩全力为左宗棠的西征供给支撑,军饷遇有缺少,胡雪岩则出头筹措,预借各国银行金钱,假如告贷延误,则向华商筹借巨款添补。胡雪岩在上海与各国银行参议告贷,前后六次,算计1595万两。光绪四年(1878),左宗棠以为:“催领频繁,转运险阻,多系胡光墉(胡雪岩)一手司理”,“此次新疆底定,核其(胡雪岩)功劳,实与前敌将领无殊”。
不仅如此,胡雪岩还担任上海采办转运局委员,在沪采办各种新式兵器。西方新式兵器到上海后,胡雪岩亲身观察,了解其功能,以适宜的价格收购,送至前方,这对左宗棠西征成功起了巨大作用。左宗棠曾夸奖:“关陇、新疆速定,虽曰兵精,亦由器利,则胡光墉之功,实有不可没者。”
足够的金钱、先进的兵器,是左宗棠西征制胜的要害,使我国处理了严峻的西北边远地方危机。
左宗棠西征时还不忘树立洋务企业。光绪三年,为兴办甘肃织呢总局,左宗棠命胡雪岩收购织呢机器。胡雪岩与德国泰来洋行接洽,收购全套织呢机器及蒸汽发动机,又延聘德国技师去教授技能。光绪六年 (1880),甘肃织呢总局在兰州开工出产。左宗棠在肃州开设金矿,采金机械也是胡雪岩所收购。
西征之战,胡雪岩为湘军出了大力。由于左宗棠的提拔和推荐,胡雪岩“官至江西替补道,衔至布政使,阶至头品顶戴,服至黄马褂,累赏御书”。同治五年(1866),左宗棠上奏,请赏加胡雪岩布政使衔。布政使为从二品,顶戴可用红珊瑚,故胡雪岩被称为“红顶商人”。光绪四年 (1878),左宗棠特意为胡雪岩上奏,“破格优奖,赏穿黄马褂,以示优异之处”,黄马褂只要清廷最为心腹之人方可获赏。
尽管胡雪岩与左宗棠坚持了亲近的政商联系,但二人之间并没什么金钱纠葛。有时触及亲属师友之类的事务,左宗棠会出头请胡雪岩协助。同治三年(1864),左宗棠因侄女来浙江,路过上海,请胡雪岩予以照顾。同治十三年(1874),左宗棠教师温葆深致仕,将养廉银万余两存在阜康钱庄,左宗棠特意致信胡雪岩,请加以照顾。这些都是人之常情。左宗棠西征时,胡雪岩送去各类礼物,左宗棠会收下特产,退回宝贵礼物。
左宗棠西征,军费在一亿两以上。如此巨大的军费开支,不得不依赖于对外告贷。胡雪岩在西征之中出力甚巨,但外界骂声颇多,首要也是因他主导的借洋债。
其时外国银行的一般告贷,年息在三厘半至四厘,据曾纪泽记载,胡雪岩告贷利率在八厘左右。告贷利息昂扬,挨近告贷总数一半,胡雪岩从中牟取私益甚丰。其时言论对这般告贷多有批判,以为此举不啻饥不择食。光绪五年(1879),曾纪泽论及告贷时以为:“市侩牟利,病民蠹国,虽籍没其资财,科以奸细之罪,殆不为枉。”
尽管外界对胡雪岩告贷有各种谴责甚至咒骂,但左宗棠知道,没有胡雪岩的告贷,就没有西征的成功。左宗棠只能鼓舞他。光绪三年(1877),左宗棠致函胡雪岩:“此次成借,极费心力,感荷之至。”“频年支撑西事,全借沪局转馈之功,全国所共知者。”
胡雪岩鼎盛时期商号广泛全国,有财物千万两白银,连清政府都要凭借他的财力。他涉猎的工业甚广,其时最能挣钱的生意,比如生丝、粮食、茶叶、房地产、药铺、当铺、钱庄等,他简直悉数插足,无一不及。胡雪岩以钱庄发家,在全国各地开设有多家钱号,所开当铺也有20余家,很多官商以巨资存放于胡氏庄号。
丝业交易是江浙出口大宗,战役后被洋商操作。光绪元年(1875),左宗棠写信给胡雪岩,谈及丝茶交易:“近与俄人谈及伊国意在出售湖茶及川丝(湖丝)、大黄等物,若能办通,亦我国一利源也。”在官方授意下,胡雪岩用手中的本钱出资丝业等出口交易,与西方商人竞赛。胡雪岩介入后,一度打破洋商独占,“市值涨落,国外不能操作,农人咸利赖之”。
尽管胡雪岩出资一系列工业,并协助左宗棠处理过洋务企业如福州船政局,但他的视野仍然是我国传统商人,他的主业也是传统商业行为。发家之后,除了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商业投机外,胡雪岩在上海、杭州等地用巨额资金制作了各式豪宅。胡雪岩还在乡村很多置办土地,具有地步万亩,他将土地出租给农人播种,自己则坐收地租。
胡雪岩尽管与西方人打过交道,也协助左宗棠收购了大批西方兵器,但他自己对近代企业表现出一种近乎天性的冲突。他以“畏洋商妒忌”为托言,回绝李鸿章出资轮船招商局的约请,又以政府为托言,回绝与怡和洋行合办“机器棉纺织公司”。在胡雪岩破产之前,尽管缺钱,他却回绝将手中持有的大批蚕茧卖给新式机器丝厂。
光绪九年(1883),胡雪岩出资丝业交易失利,囤积很多货品,手中资金紧张,不想清廷不但不协助,反而乘人之危,导致胡雪岩商业帝国。上海道道员邵友濂通过胡雪岩担保,向外商借了一笔金钱。金钱到期时,恰逢胡雪岩丝业交易失利,邵友濂趁机不愿付出本息,成了压垮胡雪岩商业帝国的终究一根稻草。
有一说以为,李鸿章想冲击左宗棠的心腹胡雪岩,命邵友濂成心延迟金钱,予胡雪岩更大压力。外商乃向担保人胡雪岩追讨本息,“风声四播,取存款者聚集潮涌”,导致阜康钱庄在各地分号挤兑压力加大。
在胡雪岩爆雷之前,光绪九年九月二十二日,两江总督左宗棠搭船至上海与他团聚,早晨九点钟时,胡雪岩登船参见,两边叙谈好久,至十点钟,左宗棠登岸拜客。上岸之后,左宗棠又去后马路粮台局拜见胡雪岩,两人聚谈顷刻。不过两人所谈内容已不为外人所知。此次会晤时,胡雪岩尚在苦撑,一度还为淮南盐场堤堰工程捐银31000余两。
十月初六,杭州阜康钱庄面对封闭危机,因得到浙江布政使协助,才牵强支撑下来。但风声传出,存户纷繁涌至上海阜康钱庄提款,胡雪岩已无法敷衍。十一月初二日,上海阜康钱庄封闭,两天后北京阜康分号封闭,尔后镇江、宁波、杭州、福州、南京、汉口、长沙等分号也相继封闭。
阜康钱庄事务遍布全国,也运营官款解送、官款生息等官方事务。据统计,胡雪岩亏欠官款合计银160余万两,触及江、粤、闽各海关解京饷银、福建汇解边防经费银、两江办军械银、上海道署公款银等。
阜康钱庄破产后,清廷令闽浙总督何璟、浙江巡抚刘秉璋整理阜康钱庄的公私金钱,并查明其资财。十一月二十七日,御史延煦奏称,阜康号牵涉官私金钱数百万,为害不止一方,主张将胡雪岩先除名,解交刑部拘禁,敏捷追回所欠公私款。
通过多方权衡之后,清廷决计严行追查胡雪岩的罪责。十一月二十八日,清廷令两江总督左宗棠:“饬提该员(胡光墉)严行追查,将亏欠遍地公私等款赶忙逐个整理。”左宗棠虽与胡雪岩联系亲近,但此刻也欠好保护,所以命令将胡雪岩提至南京,由藩司梁肇煌提讯。胡雪岩至金陵不久,即乘坐小火轮船,于十二月二十一日午后返沪,船泊铁路大桥。
光绪十年(1884)正月,梁肇煌将查询概况禀告左宗棠,主张将胡雪岩的典当作抵,归还官款,所欠私款则以店肆衣饰作抵。据此,左宗棠上奏,请将胡雪岩名下商号封闭,以财物赔偿所欠官款。
在胡雪岩商业帝国崩塌的过程中,未见到左宗棠出手协助。胡雪岩尽管获得左宗棠授意,从事丝业交易,但这终究是商业行为,左宗棠不可能动用官帑为他买单。且左宗棠与胡雪岩的政商协作,乃是为公;假如左宗棠介入,则是言私。左宗棠从来坚毅,天然不会以私害公。
中枢之中,户部尚书阎敬铭对胡雪岩极为恶感,确定其人“身世市侩,积惯架空罔利,最善交结官场”,所以出手绞杀。四月,户部确定胡雪岩在西征告贷中存在不当得利,要求归还十万余两“行用补水”,由浙江巡抚追缴,一起令人查明胡雪岩有无藏匿财物。行用补水,是向外告贷时给洋商的各类中介费,装运时的水费、稳妥等各类费用。此类费用,最初是左宗棠核准,于户部报销。此刻户部刁难,使左宗棠很是尴尬,所以出头为胡雪岩解说,请革除追缴。
此年左宗棠由于眼疾,清廷赏假四个月,离任养病。继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荃对追索行用补水大为不满。曾国荃以为,此笔费用乃是因公支用,不是并吞,且依据户部规章现已报销,故而请户部不要追缴。尽管左宗棠、曾国荃一再为此辩解,但户部不给体面,持续追索这笔费用,并给出理由:“既未奏咨立案,均系禁绝支销之款。”
光绪十年五月,浙江巡抚刘秉璋检查胡雪岩家产,以抵所欠各省公款。胡雪岩名下钱庄、典当,一切货本、用具、屋基,收缴赔偿。元宝街胡家房宅、胡庆余堂财物也被检查,赔抵欠款。胡雪岩的商业帝国,至此完全崩塌。
在清末大变动的年代中,胡雪岩以敏锐的眼光把握住一次次商机,并结交官员,上通下达,成为红顶商人。但此刻的国际正处于本钱主义加快速度进行开展时期,只要采纳新的技能与新的管理方式,方能在商业范畴立于不败之地。胡雪岩却逆年代而行,其终究失利是必定的。
光绪十一年(1885)七月,左宗棠在福州病逝。十一月十二日,经户部尚书阎敬铭奏请,将已革道员胡雪岩拿交刑部,从严治罪,可他已于此月初一日病逝。杭州知府与仁和、钱塘两县前去检查,只见棺材停放在堂。问询家族,才知所住房子系租自朱姓,元宝街胡家园林宅邸早已变卖抵账。经官方逐个细点,只要桌椅板凳等家具,别无宝贵之物,家族称:“一切家产前已变抵公私各款,现今人亡财尽,无产可封。”至光绪十二年(1886)六月,刘秉璋才从胡雪岩终究余产中将判赔的官款余额追齐。